對很多中國學生來說,關于校服的記憶也許并不美好�!傲畠r”、“難看”、“管束”、“肥大”,這是校服留給青春的灰色記憶。當中國正在飛速發展和變革時,校服行業卻長期處于停滯狀態,千篇一律的運動裝,無法展現中國學校的精神與文化,中國青少年的夢想和活力。
其實,中國也曾有著非常優雅的校服。從最早白衣黑巾的漢式校服發展至今,校服在中國已有上千年的悠久歷史,尤以近百年的發展變化最為突出。而改革開放發展至今,各種原因讓學生校服一直未受到足夠的重視,“面口袋”式的運動服,只強調管理和統一,而不加區分的男女同款,缺乏美感和內涵的設計,缺少對青少年社會身份的尊重,難以很好地引導學生日常行為與審美觀念。而一些質量低劣的校服穿在身上,更讓人擔心學生的健康和成長。
所幸,越來越多的中國學校,意識到校服對文化傳承、風貌展示的重要性。例如,北京四中等學校就非常重視學校文化的傳承,而作為文化載體的校服,必定要承載四中百年名校的厚重歷史,在顏色體系上,以穩重典雅的藏藍外套、白襯衫、灰西褲為主,輔以經典的紅色�;占巴殿I結配飾。在款式上,則更加貼身修型,青春時尚,展現青少年的活力與精神;在品質上,注重環保健康的材質選用和細致的生產工藝;在功能上,不僅能滿足學生校內的學習生活,更充分考量四中學生參與不同場合與對外交流的著裝需求。
校服,始終是校園最靚麗的風景。它體現著一個國家的歷史、一所學校的文化、一個學生的狀態。校服是我們教育價值觀的載體,是文化審美觀的表現。我們相信,未來的中國的校服,一定會讓中國的青少年們更健康、更快樂的成長。 |